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围绕优质新生产力组织产业链,国内企业正在实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协同发展。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获悉,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行业骨干企业进一步拓展现代产业链共链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公布新的合作项目、新的供需对接名单,建立相关产业链供应链联盟,推动行业从“单点竞争”走向“绿色共赢”。在行动大会11月8日召开的2025海上风电现代产业链共链暨大连新能源产业发展交流会上,26家企业及科研人员三峡研究院、三峡能源、大连理工大学、东方电气等机构签署现代海上风电产业链共链行动合作协议。中国三峡集团公司已与北京威利达、江苏欧顺能源等18家产业链专业公司和初创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截至2025年,海上风电共链行动已实现供需合作项目86个,合同金额约93亿元。会议期间成立了海上风电现代产业链联盟。合作汇聚规划设计、装备制造、工程建设、投资运营、运维服务等全产业链骨干力量,构建联合研发、标准联合生产和供需耦合,推动行业从“单点竞争”走向“绿色共赢”。这种方法没什么特别的。在近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商业论坛“共建开放、包容、有韧性的中国产业链”边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孟修慧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和国务院国资委连续三年实施核心业务产业链融合发展“共链行动”年。年。以“共同连锁行动”为主题的团体共组织活动40项。 “链龙头”企业公布近万份供需匹配名单,让不少中小企业受到鼓舞大中型企业加盟连锁。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央企业要发挥好重大产业链支撑作用,密切关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增强战略前瞻,加快人工智能、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产业布局发展。同时,通过加强需求牵引、搭建开放平台、创新合作模式、创造价值交换机制,推动大企业、中小企业融合发展,构建公平竞争、互利合作的产业生态系统。记者发现,近期,不少核心企业发出了上下游产业链联合发展的新邀请。INS,重点解决技术瓶颈、供应链风险等共性挑战,全面提升产业链弹性和安全水平。在11月7日召开的“2025低碳非金属无机材料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暨第二届玻璃工业发展大会上,中国建材集团等12家机构联合宣布中国玻璃新材料产业链供应链联盟诞生。活动还公布了46种玻璃新材料的现代产业链库存供需对接名单,多家企业签署了涵盖联合研发的产业链合作协议和备忘录。 “未来,我们将努力建立规范的协调机制,构建开放交流、共生互利的良好产业生态系统,实现大范围协调发展。中国建材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张利表示,将积极推进煤基新材料与新一代煤电现代产业链共链,不断打造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氢能、新能源存储等特色技术源泉。中国电信也表示,将全面实施智能化“云向数字化转型”战略,进一步增强开放和开放。创新驱动产业链,创造价值引领,是国民经济命脉、人民生活的关键领域,中国企业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联合攻关。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坚持‘卡脖子’技术,努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以材料行业为例,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强调,要抓住这一国家战略机遇,以“十五五”规划定位三大材料领域为契机,使产业发展符合国家要求。聚焦量子技术、生物制造、新材料、氢能源等六大方向,打造创新源泉,让产业布局和科技前沿能够回答同一个问题。积极构建产业生态共同体,连接全球创新要素,实现产业发展和世界资源资产有效耦合。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