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10月10日,公明党党魁斋藤哲夫宣布有意脱离自民党联合政府,引起日本政坛“震动”。自民党新总裁高市早苗在寻求成为“第一位女首相”时突然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日本的政治格局更加动荡,16年来最大规模的权力重组可能即将到来。执政联盟的瓦解与“放贷”事件的后果 自1999年以来,自民党与公明党已经维持了26年的联盟关系。它的崩溃是日本政坛长期结构性矛盾和短期政治危机的集中爆发。公明党出乎大多数外国人的意料,果断退出执政联盟。直接原因是两党关于加强政党资金监管改革的谈判破裂。 2023年底以来,日本媒体曝光了众多自民党议员以欺诈手段收受贿赂以换取政治献金的“勒索”丑闻。由于自民党支持率下降,自民联盟在参众两院选举中失去多数席位,形成“双少数”制度,执政基础严重受损。公明党作为一个依赖创价学会支持的政党,对诚信和政治现实有着极高的要求。事件发生后,政府一直致力于加强对政治资金的监管体系,以回应民意并更新政府形象。为维护党内既得利益和团结自民党一直不愿改革企业捐赠制度,并迁就了公明党的要求。 10月4日,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新总裁。他不仅任命“黑钱”政客荻田光一担任党内要职,还在与公明党的政治谈判中拒绝回应公明党提出的政治改革要求。两党在政治道德和改革努力方面的巨大分歧最终导致了联盟的崩溃。如果分析更深层次的因素,自民党与公明党的联盟一直被视为“保守派与中间派”的结合体,始终存在难以弥合的政治理念分歧。特别是近年来,自民党加速右倾,大力推进建军扩军。钍该党与和平主义的公明党之间的差异日益明显。作为自民党极端保守派的代表,高市早苗是自民党极端保守派的代表。在性别等问题上需要明确的右翼立场,这与公明党温和保守的立场形成鲜明对比。公明党的母体创价学会一直对高市的右翼政策感到不满,担心与公明党联手会损害自身的政治形象和支持基础。这种矛盾和结构性为两党的分裂埋下了伏笔。此外,高市早苗还得到了党内保守派系的支持,其中包括前安倍派和麻生派。前首相麻生太郎等核心人物一直批评公明党及其支持团体创价学会,并甚至试图引入人民民主党等替代势力来削弱公明党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剧联盟的裂痕。公明党在众议院只有24个席位,与拥有196个席位的自民党相比显得权力差距较大,但公明党的支持对于自民党至关重要。此后,公明党利用创价学会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在选举中为自民党提供了稳定的支持,发挥了有影响力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单议员选区制中。据《每日新闻》估计,如果没有公明党的支持,自民党可能会在2024年众议院选举中失去25至45个席位。对于执政陷入困境的自民党来说,公明党的退出无异于雪上加霜。局势将严重动摇政府的根基。高市早苗的困境与首相“难产”危机 作为自民党首位女总裁,高市早苗最初被认为有很大机会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然而,公明党的离开给这一局面蒙上了一层阴影,日本新首相可能面临“难产”。根据日本宪法,首相由国会议员任命产生。自民党仍是议会第一大党,但在参众两院均失去了过半席位。公明党宣布退出执政联盟,不投票给高市后,自民党在国会的得票数远远不能确保高市在首相提名选举中获胜。如果公明党与其他在野党一起提出统一的方案如果当选的话,高市将面临选举失败的风险。自治联盟的瓦解,仿佛向日本政坛投下了一颗“炸弹”,瞬间改变了朝野的力量对比,让他们的斗志大增。旨在组建大联合政府的反对党加速政治谈判,选出统一候选人的可能性骤然增加。从目前众议院的权力平衡来看,立宪民主党、人民民主党和日本维新党三大在野党所持有的议席总数为该党总共210席,远超自民党的196席。如果三党议员在首相提名选举中一致投票选出统一候选人,就会发生政府更迭,自民党将ld 16 年来首次再次断电。当前,限制三方联合的主要障碍是意识形态和政治路线的差异。立宪民主党拥有148席,远远超过人民民主党的27席和日本新作党的35席。不过,由于立宪民主党的政治立场是中左翼,因此他与中右翼的日本民主党和中右翼的日本新作党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随着自民党的垮台和执政的强烈诱惑,三党放下相互冲突的偏见,开始现实地探讨提名统一首相候选人的可能性。考虑到日本民主党处于三党之间的中间位置,近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党魁玉木雄一郎又具有极高的人气和社会号召力,可以说,玉木的提名是三党共同的选择。s会勉强接受。另一方面,高市早苗领导的自民党却无意“袖手旁观”,正在积极游说人民民主党和维新会填补公明党的空缺席位。虽然两党在政治意识形态上与自民党关系疏远,但在内部经济问题和民生问题上都有严格的政治条件,对自民党的“放贷”问题也存在一定的怨恨。我们之间建立联盟并不容易。鉴于石破茂之后的新首相面临危机,执政的自民党决定召开国会并举行选举任命首相。日期已推迟至10月20日。在此之前,朝野两党还将举行激烈的纵向和横向谈判。目前尚不清楚是否会组建“大反对联盟”自民党是否会组建新的执政联盟。综合分析日本最新的预测,高一和玉木单独成为公关大臣的概率约为50/50。也就是说,高市早苗是否会成为“第一位女首相”,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即使在野党未能组成联合政府,或者自民党与其他小党达成结盟协议,高市早苗以微弱优势赢得首相选举,新内阁也很可能实力薄弱,基础薄弱。高市内阁在未来法案、预算审查、重大人事任命等各方面都将由反对党主导,治理难度加大。政治局势分裂,长期动荡。联合政府的崩溃和首相高市早苗的危机表明日本的政治局势化已进入常态化混乱的新阶段。今后,加比内特和总理可能会频繁更换。短期内,日本政局可能会出现“多米诺骨牌”连锁反应。一是总理选举悬念造成的“政治真空”。由于朝野对新首相候选人的激烈竞争,日本政治陷入停滞的风险正在增加。自民党新总裁当选后,石破茂内阁失去了合法性和权威。临时政府很难有效推动政策落实。政府与反对党之间的政治谈判已陷入“实际僵局”。年底重大法案和补充预算将难以通过,这将对政府运作产生重大影响。二、稳定治理结构丧失,政治动荡持续乌雷斯。在执政党在议会中没有稳定多数的情况下,即使高市或玉木当选日本首相,新内阁的执政基础也将极其薄弱。政党之间的权力分配和政治竞争会产生相互制约,内外政策严重缺乏共识甚至出现分歧,进而导致议会无所作为。这又是一次旨在打破政治僵局的“改革”。如果政治陷入停滞,政府管理变得困难,无论谁成为新首相,都可能被迫解散众议院并提前举行选举,以重新获得议会多数席位。不过,考虑到自民党目前民意下滑,事件后果以及高利贷和公明党支持率下降,存在失利的可能性。在提前选举中获得更多席位。另一方面,民众对在野党的不信任严重,目前很难找到自民党的替代力量。尽管提前选举的结果对主要政党不利,但却是摆脱政治僵局的唯一出路。从中长期来看,日本联邦的解散将对日本的政治局势和政策走向产生重大影响。未来日本政局可能呈现以下特点。首先,政治局势的碎片化和“扭曲议会”的正常化。自民党一党独大被打破,朝野权力分散,日本政坛进入多党竞争、共同执政成为常态的新阶段。 “扭曲议会”的情况,少数族裔在国会参众两院执政的局面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每个内阁都缺乏稳定和强大的执政基础,所有政策都必须与反对派达成协议。结果,政策的一致性和实施受到影响。显着下降。二是“短命宰相”和政坛频出。这是分化和重组的加速。日本目前的政治局势与1993年的混乱局势非常相似。当时有很多小政党。八个反对党组成联合政府,导致自民党首次倒戈。此后几年,议会更迭频繁,主要政党开始分化重组。直到1996年,事情才逐渐稳定下来。日本当前的政坛缺乏大家所期待的稳定的政治结构和强有力的领导人cts。无论谁出任首相组阁,如果支持率下降、政策实施受阻,都有可能被迫辞职,首相更迭频繁。在激烈的权力博弈和路线竞争中,高市早苗执政的自民党自由派与保守派的矛盾加剧,分裂不可避免。政党也有可能围绕“中左翼自由派”和“右翼保守派”两条路线分化重组,逐步形成新的政治格局。第三,“短期”政府使国内外政策变得更加短视和功利。在政局不稳定、政府频繁更迭的背景下,日本政府的做法可能更多是“短期应对”,而不是“结构性改革”。下一个内阁可能会发现它有所不同难以应对当前政治危机和民生问题,特别是日本面临物价上涨、经济停滞等问题,根本性结构性改革难以推进。经济方面,为赢得民心,新政府将更加注重货币宽松和财政扩张,利用短期刺激措施刺激经济、改善民生,从而可能加剧日本长期债务风险。在外交方面,无论是高市还是玉城,新政府薄弱的治理地位和强硬的对外姿态都可能加剧日本外交政策中的民粹主义和排外主义,危及与中国和韩国等亚洲邻国的关系。政权不稳定也可能影响日本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总体而言,公明党的下台暴露了自民党长期治理体系的结构性疲惫,其引发的连锁反应将日本政治版图带到了新的十字路口。高市早苗能否稳定自己的地位并顺利执政,将是决定日本政局未来走向的关键。无论结果如何,日本政治的权力结构都将发生重组,持续的动荡和高度不确定性将成为日本政治的新常态。(作者向浩宇来自中国国际,亚太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本文仅表达作者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编辑:马长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