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市场不断增长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 熊燕莎 国庆、中秋期间,全国出行人数8.88亿人次,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4.5%……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等相关部门最新公布的数据,国庆、中秋期间消费市场呈现良好增长势头。数码产品、汽车消费快速增长,旅游、文化艺术、体育服务需求旺盛,食品、保健品消费稳定增长。专家认为,需求多元化、品质优良,国庆中秋消费市场呈现旺盛活力。随着扩大内需相关政策持续落实,消费潜力有望持续释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能。 优化产品消费结构“今年国庆、中秋节期间,我回老家与家人团聚,给父母买了一部新手机,中秋节、赏月时拍的照片都很好。”在北京工作的田女士说。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公布的增值税账单数据显示,国庆、中秋期间数码产品、汽车、金银珠宝等商品消费有所增长。手机等通讯设备销售收入增长18.8%,汽车销售收入增长12.6%,珠宝首饰销售收入增长受金价上涨影响,同比增长41.1%。 “国庆、中秋假期商品消费绿色化、智慧化方向明确,得益于兑换补贴,数码产品销量增长,适合老龄化、高端家电的产品受到青睐,升级消费强劲。融合加速,线上直播间下单与线下快照配送相结合,提升购物体验。”苏商特约调查员傅一夫表示。 银行。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 从用电家电角度,苏宁易购门店平台事业部负责人表示,更多主打智慧健康、场景融合的新潮流家电,将以实惠的价格引入千家万户。他表示这是可能的。苏宁易购智能厨电销量同比增长167%投影仪、咖啡机、家用游戏机同比分别增长245%、181%、292%。 消费结构优化,消费总量不断增加。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银联和中国网共处理支付交易4155.2万笔,交易金额13.26万亿元。与2024年国庆假期相比,分别增加交易笔数952.3万笔和1.86万亿元。 刺激旅游消费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中国证券报记者看到,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大青山脚下,自动驾驶汽车排起了长龙。随着秋天的到来,各年龄段的游客手持登山杖和运动相机,带着家人和小狗走进山林。 这张人们享受秋天的照片自驾出行是国庆、中秋假期“移动中国”的典型。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10月1日至8日累计社会跨区域流动约243.2万人次,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深刻的体验正在成为一种旅游资源。国庆假期和中秋节期间,平台美团旅行社观察到,同一城市停留7、8天、深度游的游客同比增长超过50%。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增值税单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旅游消费市场活力有效激发,旅游相关服务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8.5%。
“多元化、个性化、高品质的出行方式正在跨界将更多城乡生活场景、公共空间、基础设施打造成为新的旅游景点,拓展旅游产业边界。”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
政策支持力度也有望加大。促进文化旅游消费的其他政策也在不断出台。商务部此前曾表示,还将出台一系列特色文件,形成一揽子政策,其中包括住宿业高质量发展、铁路与旅游融合发展等。 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增值税单数据显示,各地推出的特色民宿深受消费者欢迎,民宿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7%。酒吧茶馆等休闲服务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28.6%和7.1%。 中国证券报记者指出“住宿+博物馆”、“住宿+IP”是国庆、中秋假期提升酒店服务的选择。例如,上海临港锦江国际酒店与中国航海博物馆合作,推出以航海为主题的客房导览及门票套餐。 “住宿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提升相关企业的管理效率。”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韩元军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相关政策可以促进住宿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更好地将住宿业与其他地区的文旅资源对接,打造品牌优势。 傅一夫认为,住宿业是服务消费的核心板块,铁路与旅游融合发展有利于打通连接服务消费。他建议,多开旅游专列,优化“门票+景区”组合票务服务,放大区域间流动效应。完善车站接驳服务,进一步释放“性能出行”等消费新动能。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