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新理念引领新征程】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夯实现代中国式法治基础
2025年11月18日 08:40 来源:央视网
央视新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捍卫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战略高度,对法治进行定位、明确、严格落实。创造性地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走法治道路提供基本遵循和行为准则。海南自由贸易港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关关作业,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处于加速阶段。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到实施海南自由贸易港和外商投资法规简化审批规定,所有重大改革均以法律为依据。在自由贸易港建设过程中,法治推动更深入、更快速、持续的全面改革落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伟大革命,对党的治国理政具有重大意义。国家的振兴、人民的幸福安康、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设计。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制定、推动全面依法治国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全体会议的形式全面研究和发展法治精神。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领导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成立。这是新征程的里程碑。 2020年11月综合工作会议中央法治委员会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中心成果是,首次系统提出和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确立了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地位。我们相信,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将共同努力,稳步推进法治建设。制定良好的法律并促进良好的治理。新时代以来,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发展,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提高到新水平。为了实现法治为人民的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诞生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守则》命名的法律希娜。实施五年来,这一制度已深深融入社会治理体系,生动诠释了德法共治的本质。日本在从国家安全到技术创新、从公共卫生到生物安全、从生态文明到风险防范、涉外法律法规等诸多重要长期领域稳步推进立法。 。目前,我国现行有效法律310件,行政法规600余件,地方性法规14000余件。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是法治政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行政执法规范化进程加快,行政审查效率不断提高,政务服务不断优化,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痛上了一个新台阶。开展法治建设全面检查,实现省级全覆盖。按照各地区、各部门“高效办好一件事”的原则,推动“部际联动”、“邻里联动”、“便携式联动”,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营商环境优化。公平正义是法治国家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全面配套改革,司法责任制落实和完善,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不断提高。依法有效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恶行和网络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让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在法治下享受到更大的福利、更多的幸福、更多的安全。法治社会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目前,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已基本建立,以群众调解为基础的大规模调解工作模式已经建成和完善。全国99%以上的县建立了社会保障综合管理中心。 “一门进,最多去一处”,确保依法满足所有人的诉求。如今,无论是在繁华的城市还是广阔的乡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已成为普遍现象。当代中国,法治、法治、法治共同推进。法治、法治、法治、法治是社会的整体建设。法治助力中国经济强国行稳致远为继续谱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双奇迹新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项小斌)